梅州日报讯 小微企业要成长发展,离不开资金活水的“浇灌”。近年来,梅县客家村镇银行坚持“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不断探索“政银企”合作模式,充分利用“政银保”、“助保贷”、“支农贷”等金融优惠政策,大力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输入资金血液。截至2018年1月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2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9.33%。
开通小微企业融资“绿色通道”,实行“送贷上门”服务。位于东升工业园的梅州市稻丰实业有限公司优质稻谷加工及储备仓库二期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客家村镇银行曾在2017年4月份为这家企业发放了一笔500万元的贷款。由于企业新建厂房、购买设备资金投入较大,流动资金出现了缺口。客家村镇银行董事长李东强一行近日到该公司开展新春走访,了解到企业的资金短缺情况后,决定继续追加500万元贷款额度,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等待时间长等问题,客家村镇银行专门成立小微企业部,在信贷审批、贷款发放等方面实行绿色通道,提高业务效率。
“阿鲤廊”是梅州梅江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重点建设项目,园区占地面积50亩,由广东华鼎新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梅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所合作建设。园区通过引进台湾优良果蔬和观赏花木,借鉴台湾精致农业发展模式,广泛开展梅台两地良种、良品、良法等研发试验。
据“阿鲤廊”的企业负责人介绍,创业初期由于投资大,企业资金紧张。同时阿鲤廊项目作为台创园先行先试项目,各方面要求早日建成,吸引更多台商到此投资创业。但该企业没有抵押物,很难在大银行获得贷款,就是一些银行肯放款,往往也要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为加大对涉台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客家村镇银行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向该企业推荐了“政银保”产品,并在最短时间内为其发放一笔300万元的免抵押、低利率贷款,顺利解决了该企业的融资难题。
此外,客家村镇银行引入德国IPC微贷技术,通过“专项规模、专职团队、专业流程、专门风控”的运营模式,提高支持小微企业的能力。截至2018年1月末,该行微贷中心累计发放贷款581笔,累计贷款金额突破1亿元。
(邓竞辉)